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

   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由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8月批准的全国唯一的一个灾备领域国家级工程实验室。实验室由北京邮电大学牵头,联合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中国邮政集…

   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由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8月批准的全国唯一的一个灾备领域国家级工程实验室。实验室由北京邮电大学牵头,联合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共同建设。实验室现任主任杨义先教授是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、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实验室现有技术研发人员65人,正高职称占27.7%,副高职称占46%,具有博士学位者占72.3%,63%以上的技术人员年龄介于30 到40 岁之间,是一支知识结构合理、富有创新精神的研发团队
灾 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由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8月批准的全国唯一的一个灾备领域国家级工程实验室。实验室由北京邮电大学牵头,联合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 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共同建设。实验室现任主任杨义先教授是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、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 实验室现有技术研发人员65人,正高职称占27.7%,副高职称占46%,具有博士学位者占72.3%,63%以上的技术人员年龄介于30 到40 岁之间,是一支知识结构合理、富有创新精神的研发团队。[1]

1成立时间

2008年8月,作为容灾备灾领域全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实验室,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(简称“工程实验室”)在北京邮电大学正式成立,联合单位包括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及中国邮政集团公司,工程实验室主任由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及密码学专业博士生导师、全国政协委员、首批长江学者特聘学者杨义先教授担任。

2定位

工程实验室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,其定位包括:完善信息灾备技术和产品的研究、验证、测试平台,开展信息灾备标准体系和关键技术的研究,解决自主创新中的瓶颈问题,提供相关技术服务,建设成为信息灾备行业自主创新源头技术支撑平台,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3任务

工 程实验室以国家信息系统灾备体系建设的需求为基础,努力提升我国灾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,重点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,实现建成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的灾备研 发、实验、人才培养、技术转移基地的总体目标。具体包括灾备核心技术攻关、研究成果转换、标准体系制定以及为国家或企业的信息内容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。

4研究方向

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备份技术、数据恢复技术、数据可靠性技术、灾备标准体系和灾备技术测试验证等。

5研究成果

实 验室自成立以来,已申请专利35项,获授权专利10多项,软件著作权2项,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,承担了50余项科研项目,其中包括国家重 点基础研究规划“973”项目、国家高技术计划“863”项目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。[1]

6学术交流

在 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,实验室每年派出20余人次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以及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,组织并参加国内外灾备学术会议20余次。实验室成员每年在国 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,其中不少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与国际重要会议上,如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ecovery and Business Continuity,Applied Mathematics & Information Sciences以及清华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等。
实验室建立了较完整的管理和运行制度,实行了理事会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,实行“独立建制、开放、流动、联合、 竞争”的运行机制。积极与行业内相关研发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展开合作交流,为行业提供研发、试验基地,借鉴吸收IBM、EMC等国外知名企业灾备咨询与解决 方案的经验,与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科联合建立“北邮-创新科云存储与云灾备技术联合实验室”,建立深圳与北京互联的容灾系统,加快对国内相关企业的产业 化进程推动。
实验室通过产学研合作、成果转换、产业辐射机制,提高我国信息系统容灾备份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,提升信息灾备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,规范、促进我国信息灾备市场的健康发展,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。[1]

作者: admin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

返回顶部